胡適與江冬秀的這段婚姻,全為胡適的母親馮順弟一手包辦的──早在1904年,年僅13歲的胡適將跟隨二哥到上海讀書前,馮順弟便為胡適訂下他與江冬秀的婚約。
公園入口前的告示『華人與狗不得入內』就是他們犯罪的首要證據。然而,告示牌實則是都市傳說,其簡化了複雜的故事,引起了高度政治關注。
一九二八年的數十年前,上海的中國居民確實因種族歧視而規定不得進入公園,其他受外國控制的城市也有相同規定。毛澤東看完表演,只說了一個建議:第一場要表現舊中國的上海,表現中國人民在帝國主義壓迫下的苦難,應該在「公園」門口加上一塊牌子:「華人與狗不得入內」。可見,中共的統一,不僅是政治上的統一,更是思想和語言上的統一。這篇文章論點合理、陳述清晰,引發軒然大波。哎喲,中國人是奴隸啊。
應該說,楊氏的記述比較細心、真切。但是,這塊牌子並非忠於原貌的複製品,而是刻意偽造的假貨Photo Credit:AP / 達志影像 2020年3月,為了參加新年而預先舉辦的活動,有些柬埔寨民眾已戴上口罩。
其實原先許多潑水節相關活動都已被取消,這項史無前例的決定,將延期的措施正式升至國家層級。《The Thaiger》報導,泰國總理帕拉育(Prayut Chan-o-cha)16日宣布每年4月14日到16日舉辦的潑水節延期,但並未說明延到何時。每年4月中旬,中南半島將迎來一系列盛大節慶和大批移動人潮,因應「COVID-19」(又稱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、武漢肺炎)疫情,泰國當局已於16日史無前例地宣布俗稱潑水節的泰國新年宋干節(Songkran)延期。《曼谷郵報》報導,泰國地方旅遊業聯盟(TFOPTA)主席Chamnan表示,政府應該儘快實施封城,以防疫情蔓延到國家的每個角落,尤其是在Songkran 期間,「即使政府延期了,但人們仍會返鄉。
他表示,在南韓大約有4萬8000名柬埔寨移工,並沒有在韓的柬埔寨人染病。」 截至18日,柬埔寨確診病例為35例
」並表示,「如果我們的人民要去泰國工作,你們就需要遵守他們的防疫措施,並在決定是否離開前慎重考慮。《The Thaiger》報導,泰國總理帕拉育(Prayut Chan-o-cha)16日宣布每年4月14日到16日舉辦的潑水節延期,但並未說明延到何時。如果沒有必要,你不應該離開泰國。每年柬埔寨新年到來時,泰柬邊境路上常見一台接著一台的返鄉車潮。
他指出,每年的新年大概會有10%左右的柬埔寨移工回國。Photo Credit:AP / 達志影像 2020年3月,為了參加新年而預先舉辦的活動,有些柬埔寨民眾已戴上口罩。他表示,在南韓大約有4萬8000名柬埔寨移工,並沒有在韓的柬埔寨人染病。」他也補充,「柬埔寨移工如果返家可能會失業,因為泰國當局或公司會在他們返回工作崗位時要求其隔離14天。
目前,泰國許多大型娛樂場所、學校都被關閉,大型集會也都需要通過申請。柬埔寨駐南韓大使Long Dimanche 17日表示,他們的大使館並未要求移工待在南韓。
《報導者》報導,泰柬西北邊境僅有8萬人口的城鎮波貝(Poipet),是泰柬邊境往來最多人數的地帶,也是合法與非法移工出入之地,光是每年從此處到泰國的移工人數,就約有數十萬人。柬埔寨駐泰國大使館16日,要求他們在泰國的勞工和學生,不要在下個月的柬埔寨新年期間回家。
」 截至18日,柬埔寨確診病例為35例。《高棉時報》報導,柬埔寨駐泰大使館16日發表的聲明中指出,「為了即將到來的新年,我們的移工、學生和攤商應該與泰國政府合作對抗Covid-19。泰國潑水節延期 《曼谷郵報》報導,18日,泰國新增了35名病例,至今累積212名確診病例。其實原先許多潑水節相關活動都已被取消,這項史無前例的決定,將延期的措施正式升至國家層級。17日,總理洪森( Hun Sen)宣布,所有宗教的信徒,包括穆斯林、佛教徒、基督教徒都禁止參與宗教集會直到疫情緩解。在35名新增病例中,除了和原有病例接觸而感染的患者之外,有1名是從柬埔寨返國的泰國人、4名和外國人在工作上密切接觸者,另有1名尚在調查。
《曼谷郵報》報導,泰國地方旅遊業聯盟(TFOPTA)主席Chamnan表示,政府應該儘快實施封城,以防疫情蔓延到國家的每個角落,尤其是在Songkran 期間,「即使政府延期了,但人們仍會返鄉。《高棉時報》報導,柬埔寨勞動權益官員Dy Thehoya在17日時表示支持使館的聲明,「在疫情蔓延於泰、柬的社區之間時,提醒我們的人民是好主意。
每年4月中旬,中南半島將迎來一系列盛大節慶和大批移動人潮,因應「COVID-19」(又稱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、武漢肺炎)疫情,泰國當局已於16日史無前例地宣布俗稱潑水節的泰國新年宋干節(Songkran)延期。《曼谷郵報》報導,據勞動部數據,泰國境內合法、非法的柬埔寨移工合計大約200萬人
對他們來說,個人觀點就如同天生長著的器官,意見與自己相左的人在他們眼中就像「殘疾人士」一般,好像有雙辨別不了色彩的眼睛,整天胡言亂語,卻不知道他看到的世界,其實都被有色眼鏡扭曲者。湯米 有些人從某一天開始,就設下自己對全世界的認知,自己喜歡的就是好,討厭的就是壞,從此沒得商量
對他們來說,個人觀點就如同天生長著的器官,意見與自己相左的人在他們眼中就像「殘疾人士」一般,好像有雙辨別不了色彩的眼睛,整天胡言亂語,卻不知道他看到的世界,其實都被有色眼鏡扭曲者。湯米 有些人從某一天開始,就設下自己對全世界的認知,自己喜歡的就是好,討厭的就是壞,從此沒得商量尤其在發現癌症之後,他將影像(立即顯影)、行為與疾病融合為新的創作形式,2016年〈看不見的敵人〉(Invisible Opponent)正是描述這樣的心理狀態。另一方面,〈寶麗來格言系列〉(Polaroid Aphorisms series, 1972-1975),則是以碎片化的影像拍攝自己臉孔的特寫,再以打字機的方式將詩意性的心情直接抒發在照片上,將人類的身體經驗透過影像與文字表現出來。
除了熱愛將影像、光與鏡子等自拍元素化為他早期的行為表演之外,1976年,他更以偷竊柏林舊國家美術館畫廊的一幅畫,作為他為社會制度抗議的一個爆發性的犯罪行為。階段性的結束讓他更明白許多事情是脆弱的,並從他的作品中一目了然,也推進他繼續創作的動力。
做為一個行為表演與攝影藝術家,烏雷(Uwe Laysiepen,簡稱Ulay,1943年11月30日-2020年3月2日)在當代最常被人提及的,卻是他與瑪麗娜.阿布拉莫維奇(Marina Abramović)合作的作品,鮮少有人知道,烏雷最早是以裝扮與寶麗來(台稱拍立得)攝影作為當時最前衛的藝術創作。〈窮詩人〉(The Poor Poet (Der arme Poet))作為全德國與伴隨烏雷成長的畫作,亦是希特勒(Adolf Hitler)的最愛,他在偷走當天立刻抵達某位土耳其工人的家,掛在牆上並邀請警察與館長前往參觀。
1943年於二戰期間德國索林根防空洞出身的烏雷,認為藝術與生活終究脫離不了關係,並因為當時的德國文化而受到集中營精神狀態的影響至深,他的兒時成長環境圍繞戰後的凝重氛圍。他的一生不停的與離散、政治、脆弱的生命等元素衝擊他的心靈狀態,而他這一生中最愛的作品,卻是他於1972-75的作品〈獨白〉(Soliloquy),以自拍臉孔脫皮的照片,再將相紙的表面輕輕撕下,在這詩意的過程中顯現出人心的脆弱,也呈現影像作為記憶保存的脆弱性,是烏雷生命裡最重要也最脆弱的領悟。
作品〈SHe〉(1973-74)以自拍裝扮的畫面如婚紗、赤裸身體、自殘身體,以及最知名的半男半女打扮,透過寶麗來這種快速且記錄瞬間的立即影像,除了討論性別、身份、身體等充滿爭議性的議題之外,更因為寶麗來的即時性讓他的攝影作品成為行為藝術的影像證明。土耳其人在當時的德國是飽受排擠的,而此住戶的所在區克羅伊茨貝格 (Kreuzberg)更是外國人的集中生活區,他認為這樣的偷竊並邀請館長前往當時的貧民區的行為,才是藝術真正帶動關注社會問題最大的功能與意義。其父親在一戰時期被徵招入伍,有關戰爭的一切話題在烏雷的家中成為禁忌,父母的離異與家庭的破碎也讓他在青少年時期就獨立生活,並獨自探索人生方向土耳其人在當時的德國是飽受排擠的,而此住戶的所在區克羅伊茨貝格 (Kreuzberg)更是外國人的集中生活區,他認為這樣的偷竊並邀請館長前往當時的貧民區的行為,才是藝術真正帶動關注社會問題最大的功能與意義。
其父親在一戰時期被徵招入伍,有關戰爭的一切話題在烏雷的家中成為禁忌,父母的離異與家庭的破碎也讓他在青少年時期就獨立生活,並獨自探索人生方向。他的一生不停的與離散、政治、脆弱的生命等元素衝擊他的心靈狀態,而他這一生中最愛的作品,卻是他於1972-75的作品〈獨白〉(Soliloquy),以自拍臉孔脫皮的照片,再將相紙的表面輕輕撕下,在這詩意的過程中顯現出人心的脆弱,也呈現影像作為記憶保存的脆弱性,是烏雷生命裡最重要也最脆弱的領悟。
除了熱愛將影像、光與鏡子等自拍元素化為他早期的行為表演之外,1976年,他更以偷竊柏林舊國家美術館畫廊的一幅畫,作為他為社會制度抗議的一個爆發性的犯罪行為。做為一個行為表演與攝影藝術家,烏雷(Uwe Laysiepen,簡稱Ulay,1943年11月30日-2020年3月2日)在當代最常被人提及的,卻是他與瑪麗娜.阿布拉莫維奇(Marina Abramović)合作的作品,鮮少有人知道,烏雷最早是以裝扮與寶麗來(台稱拍立得)攝影作為當時最前衛的藝術創作。
作品〈SHe〉(1973-74)以自拍裝扮的畫面如婚紗、赤裸身體、自殘身體,以及最知名的半男半女打扮,透過寶麗來這種快速且記錄瞬間的立即影像,除了討論性別、身份、身體等充滿爭議性的議題之外,更因為寶麗來的即時性讓他的攝影作品成為行為藝術的影像證明。1943年於二戰期間德國索林根防空洞出身的烏雷,認為藝術與生活終究脫離不了關係,並因為當時的德國文化而受到集中營精神狀態的影響至深,他的兒時成長環境圍繞戰後的凝重氛圍。